《保婴记》剧目特色
芗剧《保婴记》是我省已故著名剧作家汤印昌的代表作,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精心打造的以弘扬人间真情和真、善、美主题的经典剧目。故事以古代闽南农村为背景,展现发生在农村普通老百姓身边的故事,刻画了一批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们,体现了和谐邻里、和谐乡村、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这样的主题,戏中从“小爱于己”到“大爱于人”、“大爱无言”崇高境界的提升,对我们当前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该剧是真正原创的剧目,有别于由传统剧目或是小说及其它艺术样式改编而成,也有别于那些截取某段历史故事敷演成戏的剧目。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、所表现的思想立意、所传达的价值取向,莫不与闽南的传统文化、民俗风情息息相关。该剧以爱贯串全剧,将爱推己及人,呼唤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,激发人们最本质最友善的爱心、人情味十足,有一种温暖的诗意和色彩,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该剧所追求的是一种艺术的永恒,以朴素、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,娓娓道说人性的真善美,满台流淌着温馨和感动,堪称是一部融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佳作。
剧目特色:
一,“接地气”。《保婴记》是个有传奇色彩的乡土故事:它不是“题材决定”,“主题先行”的作品,并不刻意追求情节的“惊心动魄”、结构上“高屋建瓴”,只以平实自然的笔墨摹写闽南乡下的一群好人,着力表现草根百姓的平民生活,谈的是家长里短,讲的是俚语风情,颇具民间性和地域特点;它虽是古装剧,但内中的世界与社会现实相通,人物可亲可近,剧情雅俗共赏,平和朴质的道理深入普通人心。这样的戏脚踏实地,感觉不虚夸、不矫情,看起来不累心、不排斥,观众喜欢,感动过后自然也就有所得有所悟。
其二,“传播正能量”。《保婴记》讲述的是真善美的故事,用当下的说法,张扬的是温馨和谐的主题思想。作品中所展现的生活,没有世态炎凉,没有人情世故,没有你争我夺,虽然稍稍带些理想化的愿情,仍能感受到美好、纯洁、高尚的情韵涵养其中,使人向往、提升,让心灵受到洗礼。戏里的人物,如为了承诺和爱可以勇敢面对一切的尹三娘,充满正义感、重情重义的七姑八姨九婶六嫂,虽将逝去仍割舍不下母亲和朋友的林正义,知恩知报的金小姐和林秀才,诙谐亲民的小小父母官,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,情不自禁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,因而挺胸迎向未来。剧本在“人性”上做足文章,抓住 “情”字不放手,用人物自然真挚的爱和发自内里的善行义举去推进剧情,通过看似不经意但匠心营运的情境、生动鲜活的地方语言和芗剧(歌仔戏)剧种特有的艺术魅力塑造艺术形象,讴歌中华传统美德。
其三,“巧构思。《保婴记》中找不到 “反面人物”,主人公之间不会你死我活、激烈碰撞,自然也就构不成贯穿始终的争斗冲突,吸引观众看下去主要靠的是巧妙构思——保婴:尹三娘面临“失独”,不想苟活,被儿子看破,以“托孤”相求;金满月未婚先孕,父亲逼婚,正要自尽时,被尹三娘当做未过门的儿媳、“孙他妈”救下;因为金满月有了身孕,七姑八姨众姐妹和县令格外怜惜,施以援手,将她安顿在清水庵静待生产;婴儿呱呱落地,高呼“有了孙子”的尹三娘幸福满怀;林东明死而复生,如何面对现实成了难题,幸好众人原本善良;秀才一家团聚,尹三娘悄然退出,又不可思议地被婴儿的哭声唤回……新的生命保住了,“闽南好人们”美好的生活重新开始,戏到高潮戛然而止。“保婴”这个行动是戏的“魂”,没有“保婴”便没有了全戏的依托,也正是“保婴”帮助戏剧主人公完成人伦情理、道德精神等诸方面美好内质的升华。
附:《保婴记》排演及获奖情况:
《保婴记》于2008年由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复排至今,曾参加“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”、 福建省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优秀剧目展演、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、第13届中国戏剧节、“五个一工程”等活动及赛事:
2009年,《保婴记》获福建省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优秀剧目展演的优秀剧目演出奖;
2009年,《保婴记》获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;
2011年5月,《保婴记》荣获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;
2013年11月,《保婴记》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、优秀导演奖、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;
2014年,《保婴记》荣获首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;
2014年9月,《保婴记》荣获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
2014年9月,《保婴记》晋京参加:“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戏剧展演;庆祝新中国65华诞﹒同圆中国梦——福建戏剧晋京展演”的演出活动,于9月18日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向首都人民展示芗剧经典剧目的风采;
2016年1月,《保婴记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。
南方戏曲演出季——芗剧《保婴记》将于2016年10月26日-27日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(中国评剧大剧院)上演,敬请关注精彩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