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怜香伴》主要演员:
崔笺云:周好璐
曹语花:陈娟娟
范介夫:张淼
《怜香伴》故事简介:
又名《美人香》。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传奇集《笠翁十种曲》其中一篇,讲述了崔笺云与曹语花两名女子以诗文相会,互生倾慕,两人想方设法争取长相厮守的故事。这个故事的题材是男权社会下女子之间的恋情,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男性对于女同性恋是持赞赏态度的,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一种体现。
故事梗概:
监生范介夫(在国子监里学习的学生)的妻子崔笺云新婚满月到庙里烧香,偶遇小她两岁的乡绅小姐曹语花。崔笺云慕曹语花的体香,曹语花怜崔笺云的诗才,两人在神佛前互定终身。崔笺云设局,将曹语花娶给丈夫做妾,为的却是自己与曹语花“宵同梦,晓同妆,镜里花容并蒂芳,深闺步步相随唱”。
作者简介:
李渔(1610年—1680年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生于(今江苏如皋)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曲家。18岁,补博士弟子员。后居于南京,把居所命名为「芥子园」,并开设书铺,编刻图籍,广交达官贵人、文坛名流。
主要作品:
《凰求凤》、《玉搔头》等戏剧,《肉蒲团》、《觉世名言十二楼》、《无声戏》等小说,与《闲情偶寄》等书。《闲情偶寄》是他主要的对自己的生活所得所闻见的事物的总结性的书。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,批评。从舞台的实际出发,注重戏曲的结构、中心事件的选择安排等,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,重要的著作之一。其中,还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饮食、作卧等方面的审美感受。
《笠翁传奇十种》剧目为《奈何天》、《比目鱼》、《蜃中楼》、《怜香伴》、《风筝误》、《慎鸾交》、《凰求凤》、《巧团圆》、《玉搔头》、《意中缘》
主演:陈娟娟
主攻花旦、花衫、刀马旦,1997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学习京昆艺术,学演了《天女散花》《廉锦枫》《秋江》《改容战父》《大英节烈》《杨门女将》等传统剧目。2001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“哈药六杯”全国青年京剧大奖赛中获得银屏奖。同年进入北方昆曲剧院工作。2003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尖子人才后备班进修昆曲,师承:蔡瑶铣、董瑶琴、顾凤莉、李倩影、周仲春、杨凤一、梁谷音、张静娴、华文漪等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,继承传统剧目:《思凡》、《佳期》、《金山寺》、《楼会》、《写状》、《游园惊梦》、《瑶台》、《借扇》、《刺梁》、《百花赠剑》及《十五贯》、《怜香伴》等大型昆曲剧目。大都版《西厢记》中饰演红娘,《关汉卿》中饰演小红。曾多次随剧院出访日本、韩国、法国、芬兰、瑞典、西班牙等国家进行中外文化交流。
主演:周好璐
周好璐,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戏曲学科文学硕士。昆曲“传字辈”第三代唯一传人。祖父昆曲艺术大师周传瑛,祖母“昆曲妈妈”张娴。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,9岁向祖母学习昆曲。11岁考入江苏省戏剧学校京剧科。1996年在江苏省京剧院工作。199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,主攻程派青衣,师从陈琪教授。2003年考上本院硕士研究生,研究课题为戏曲音韵学。导师陈琪教授、钱世明研究员。京昆剧目指导教师江新蓉,张洵澎。2006年被评为“北京市优秀毕业生”。现为北方昆曲剧院闺门旦演员。
主演:张淼
2002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毕业,工巾生。师承沈世华、蔡正仁、岳美缇、汪世瑜、张毓雯老师,学演了《凤凰山·百花赠剑》、《玉簪记·琴挑》、《牡丹亭·拾画叫画》、《琵琶记·书馆》、《占花魁·湖楼》、《牡丹亭·硬拷》、《西厢记·佳期》、《雷峰塔》等剧目。2002年,以《偶人记》参加了日本东京举办的亚洲艺术节和香港举办的香港艺术节。2006年参加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演出,饰演完颜寿马,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新人奖。2007年10月赴日本演出《雷峰塔》。
温馨提示: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(儿童项目除外),1.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。
TAGS: 《怜香伴》